以该国交通要道巴拿马运河为例,气候变化导致旱季延长,运河水量持续减少。
城市扬尘是空气中PM_2.5、PM_10等重要来源。据统计,2022年,北京对扬尘非现场巡查13万余项次,日均巡查350多项次,督促整改3700余项次。
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影响大。大数据为精准监管提供科技利器今年以来,面对排放量增加和不利气象条件叠加的影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工程减排和企业达标排放要减排量,以更多的污染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发展带来的排放量和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大数据等为精准监管插上了科技翅膀。能源领域结构优化调整是推进空气质量改善的最主要措施。李翔说,扬尘视频AI识别、重型柴油车在线、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卫星裸地遥感等科技手段在扬尘监管中大显身手,卫星天上拍、走航地上巡、AI精准识别,科技助力监管,推进了大气污染的线索评估分析精准溯源督促问题整改闭环管理。
能源消费总量2022年同2013年相比增长了22.9%,但煤炭消费总量仅增长4%左右;燃煤锅炉从52万台下降到不足10万台,农村散煤治理3500万户,一大批低效燃煤设施、炉窑实施了煤改气、煤改电,合计减少煤炭消费约5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亿吨。PM_2.5、PM_10、臭氧、氮氧化物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上升12.5%、18%、8.3%、13%,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平均浓度同比持平。当天下午2时左右,纽约市完全被暗黄色烟霾笼罩,空气里明显的烟味令人不适。
加拿大本轮野火所致污染波及美国东海岸和中西部地区。依据美国国家气象局发布的空气质量警报,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和纽约州部分地区受到野火影响。从皇后区楼顶远眺,曼哈顿标志性的天际线若隐若现。加拿大野火持续蔓延,目前有400多处在燃野火,其中249处处于失控状态
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 张志锋: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生物栖息地的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那么再加上对海洋生物,特别是珍稀濒危生物的保护养护的力度也持续加大,所以像布氏鲸、中华白海豚这些珍稀濒危物种也频频现身。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 资源管护科科长 朱开建:厦门市白海豚有两个种群,中华白海豚种群是东部种群和西部种群,每群目前的预估数量都在20多只。
各地针对美丽海湾建设的目标,都进行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规划。海洋生态环境修复 珍稀物种频频现身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 张志锋:我们国家南北纬度差异,各个海湾本身的生态环境禀赋和它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都不一样,所以你必须要对着问题,要根据每个海湾老百姓对它的期盼,把这两个很好地结合起来,很精准地来实施海湾综合治理,这样子建出来的海湾,我们强调说叫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华白海豚对栖息地环境要求严苛,是衡量地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活指标。
这里是厦门鼓浪屿周边海域,也是白海豚出现频率最多的地方。厦门大学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研究人员 刘迟迟:珊瑚礁它为大部分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繁殖和育幼场所,也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生态服务。为此,在全国近岸海域划定了283个海湾,并展开了一湾一策的精细化治理。同时,我们在保洁过程中会收集多种类的海漂垃圾图片,让人工智能在后台进行训练。
近年来随着海洋保护力度的加大,布氏鲸开始频繁光顾我国广西涠洲岛海域。当这些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时,它们为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避难所和繁殖场所。
作为海洋中的生态瑰宝,珊瑚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6月8日既是世界海洋日,也是我国的全国海洋宣传日。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厦门市政集团环能公司海上环卫站站长 张梁华: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来判断垃圾大概在哪个位置,可以实施精准化地打捞跟清理。这几年,我们在开展水下工作的时候发现,部分区域的珊瑚生长状态还是不错的,说明珊瑚种群有得到补充。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趋好公报显示,2022年,对管辖海域1359个国控点位海水水质开展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海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此外,我国的11个沿海省(区、市)全部划定了海洋生态保护红线,这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 张志锋:全国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局部海域生态功能稳步提升。
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合作。自十三五规划以来,累计修复了1500公里的海岸线和3万公顷的滨海湿地。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发布了《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在河北秦皇岛湾北戴河段,七里海区域曾经是大面积人工养殖鱼虾的地方,生态环境恶化。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4%,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保持改善趋势,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81.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劣四类水质比例为8.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公报披露,2022年全国监测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7个呈健康状态,比2012年提升10.2个百分点,17个呈亚健康状态,无不健康状态。
当地开始逐步清理七里海的海水养殖,并分两期进行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布氏鲸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鲜少现身我国海域。厦门市政集团海上环卫站的工作人员,正驾驶着机械清扫船,前往厦门岛周边海域打捞海漂垃圾。与陆地上不同的是,海上的垃圾随时会飘走,这给打捞造成困难。
近年来,厦门近岸海域优良水质点位比大幅提升,对海洋水质十分敏感的中华白海豚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最新公布的《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披露,生态环境部门监测的珊瑚礁和红树林生态系统均处于健康状态。
另一种对环境质量要求极高的动物是布氏鲸。刘迟迟是厦门大学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的驻站研究人员,常年在福建东山海域开展珊瑚生态学研究和保护工作,自从新一轮的珊瑚保护区本底调查启动后,他们每两三天都要出海一次,测量、观察研究珊瑚生长情况。
根据监测,广西布氏鲸种群数量稳定,栖息范围呈增加趋势。为此,当地开发了海漂垃圾监测系统,在重点岸段布设高清摄像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漂浮物进行监测、识别。
各美其美 一湾一策 打造美丽海湾去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与多个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明确了以美丽海湾建设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 张志锋: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消除不健康状态,它的确不是说一两年的单个指标的改变,就能把它从不健康状态消除的,而是说它的整个生态系统的表征,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各个指标,都是连续几年处于一个稳定向好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认为它是消除了不健康的状态。上午九点钟,朱开建和保护区的同事就会准时出现在巡护船上。珍稀濒危物种的回归不仅是海洋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证明,也是我国海洋保护的成功范例。
这些努力不仅使得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为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当这些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时,它们为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避难所和繁殖场所。
当地开始逐步清理七里海的海水养殖,并分两期进行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珍稀濒危物种的回归不仅是海洋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证明,也是我国海洋保护的成功范例。
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 资源管护科科长 朱开建:厦门市白海豚有两个种群,中华白海豚种群是东部种群和西部种群,每群目前的预估数量都在20多只。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4%,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保持改善趋势,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81.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劣四类水质比例为8.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